生态效率视角下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对比

被引:24
作者
黄建欢 [1 ,2 ]
杨晓光 [2 ,3 ]
成刚 [4 ]
汪寿阳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4] 不详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效率; 资源诅咒; 资源开发利用; 贡献分解; 结构控制法;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5.01.005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视角拓展到多维的生态效率视角来考察资源诅咒是否成立,对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的数据包络模型测算2001年-2011年中国省域生态效率,比较了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差异,测度了规模效应的贡献,提出并利用结构控制法构造对照样本,考察了资源开发型区域中两类部门的效率差异及其贡献。研究发现:基于经济增长维度的比较表明资源诅咒现象不明显;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平均为资源开发型区域的1.6倍以上,表明基于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维视角时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对资源开发型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其生态效率有60%以上来源于规模效应,且其资源利用部门的效率严重低于资源开发部门的水平,对总体生态效率的贡献不到40%。资源诅咒现象和生态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源开发,而是资源丰裕环境下的资源浪费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改变资源开发策略,而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A comprehensive eco-efficiency model and dynamics of regional eco-efficiency in China[J] . Jianhuan Huang,Xiaoguang Yang,Gang Cheng,Shouyang Wang.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2013
[12]  
Eco-efficiency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ystem in China: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J] . Bing Zhang,Jun Bi,Ziying Fan,Zengwei Yuan,Junjie Ge.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8 (1)
[13]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 [J].
邵帅 ;
齐中英 .
经济研究, 2008, (04) :147-160
[14]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资源之咒”吗 [J].
丁菊红 ;
王永钦 ;
邓可斌 .
世界经济, 2007, (09) :38-46
[15]   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J].
胡援成 ;
肖德勇 .
管理世界, 2007, (04) :15-23+171
[16]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J].
徐康宁 ;
邵军 .
世界经济, 2006, (11) :38-47+96
[17]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1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