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沉积物中氧化铁的异化还原特征

被引:7
作者
赵佳佳
易维洁
曲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渤海沉积物; 水质类型; Fe(Ⅲ)异化还原; 泥浆厌氧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厌氧泥浆培养试验,通过对体系中Fe(Ⅱ)含量变化测定,明确了不同海区沉积物样品中Fe(Ⅲ)的厌氧还原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采样位置的沉积物中Fe(Ⅲ)的还原潜势存在一定差异,除S17及S7样点外其他样品的Fe(Ⅱ)生成量都在3~5 mg.g-1之间,说明来自于不同位置的沉积物本身所含的可还原氧化铁数量及水环境对铁还原的影响不同。海河及大沽排污河河口的Ⅳ类水质海区沉积物中Fe(Ⅲ)还原能力最为强烈,在大港北排河及子牙新河的排海口Fe(Ⅲ)还原亦较高。距离海岸较远的Ⅰ类水质海区沉积物中Fe(Ⅲ)还原能力较弱。通过Logistic模型拟合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Ⅰ类和Ⅱ类海区的Fe(Ⅱ)的最大累积量(a)没有显著差异,而与Ⅲ类和Ⅳ类海区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e(Ⅱ)的累积速率常数(k)在Ⅰ、Ⅱ、Ⅲ和Ⅳ类水质海区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最大反应速率(Vma)x上却反映出区别,其中Ⅱ和Ⅲ类水质海区的差异不明显,而与Ⅰ和Ⅳ类水质海区呈现极显著的差异。Fe(Ⅱ)的最大累积量(a)与NO3--N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34 5,表明NO3-与Fe(Ⅲ)是沉积物中相互竞争的电子受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789 / 17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浓度硫酸盐对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J].
王静 ;
曲东 ;
易维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05) :908-913
[2]   纤维素作为电子供体对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J].
张磊 ;
曲东 ;
易维洁 ;
孙丽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121-127
[3]   水稻土中铁还原与无机磷有效性的关系 [J].
曹宁 ;
曲东 .
土壤通报, 2007, (03) :504-507
[4]   苯系物作为唯一碳源对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J].
刘硕 ;
曲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101-106+112
[5]   厌氧环境下Cr(Ⅵ)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J].
李松 ;
曲东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0) :107-112
[6]   不同水稻土中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J].
曲东 ;
贺江舟 ;
孙丽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97-101
[7]   添加氧化铁对水稻土中H2、CO2和CH4形成的影响 [J].
曲东 ;
张一平 ;
S.Schnell ;
R.Conrad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313-1316
[8]   外源氧化铁对水稻土甲烷形成的抑制 [J].
曲东 ;
Sylvia Schnell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1) :65-69
[9]   Microbial reduction of weakly crystalline iron (III) oxides and suppression of methanogenesis in Paddy soil [J].
Qu, D ;
Ratering, S ;
Schnell, S .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4, 72 (06) :1172-1181
[10]   Novel forms of anaerobic respir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levance [J].
Lovley, DR ;
Coates, JD .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000, 3 (03) :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