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生态护坡工程客土养分衰减特征与恢复趋势

被引:17
作者
舒安平 [1 ,2 ]
苏建明 [3 ]
冷剑 [4 ]
高小虎 [5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2]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山东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济青南线分公司
[4]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5] 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生态护坡; 客土养分; 衰减与恢复;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5.024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山东省中部半干旱区济青南线高速公路部分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防护试验工程为对象,通过对生态护坡试验工程客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等进行现场跟踪测试,分析客土养分衰减与恢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特征,而且碱解氮含量在4个月后出现年内稳定恢复的迹象,而有机质含量则在半年内仍未停止衰减过程,客土养分的恢复尚需时日;由于衰减机理的差异,不同坡面部位的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衰减转折点和时间效应不尽相同,可以预期未来随着植被落叶等自身有机物质的腐烂和养分补给,能够实现坡面植物营养的自给与客土养分的恢复。研究成果对开发贫瘠土壤和石质边坡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90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家重点公路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 [J].
史东梅 ;
刘益军 ;
陈晏 ;
史晓梅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88-92+191
[2]   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区复垦土壤为例 [J].
丁青坡 ;
王秋兵 ;
韩春兰 ;
王洪禄 ;
王晓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7) :4360-4363
[3]   岩石边坡基质-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 [J].
李绍才 ;
孙海龙 ;
杨志荣 ;
何磊 ;
崔保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2) :85-90
[4]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J].
卓慕宁 ;
李定强 ;
郑煜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164-167
[5]   七种生态护坡在高速公路边坡的应用效果 [J].
赵警卫 ;
芦建国 ;
王荣华 .
公路, 2006, (01) :201-204
[6]   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特征分析 [J].
高雪松 ;
邓良基 ;
张世熔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53-56+60
[7]   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绿化方法探讨 [J].
张俊云 ;
周德培 ;
李绍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9) :1400-1403
[8]  
植被护坡工程技术.[M].周德培;张俊云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9]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编];刘书套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  
中国土壤.[M].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