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垩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60
作者
程方民
张嵩午
吴永常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陕西
关键词
水稻;垩白;温度;人工气候箱;灌浆结实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6种不同类型品种、4个温度处理的人工气候箱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前20d的高温条件会造成稻米垩白度的显著增加;低温对垩白形成的影响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一定的差异:粳稻品种对低温反应不敏感,籼稻品种在低温下垩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电镜观察证明,稻米垩白的形成与籽粒内部淀粉粒的结构有密切联系,胚乳淀粉结构松散,是稻米垩白形成的内在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研究
    孟亚利,高如嵩,张嵩午
    [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 40 - 43
  • [2] 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研究
    贾志宽
    高如嵩
    张嵩午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2, (04) : 321 - 326
  • [3]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初步研究
    贾志宽
    高如嵩
    张嵩午
    朱碧岩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 159 - 164
  • [4] 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林
    沙国栋
    陆景淮
    [J].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03) : 33 - 38
  • [5] 粳稻腹白米的研究
    郭二男
    潘增
    王才林
    卢少华
    [J]. 作物学报, 1983, (01) : 31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