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的源泉

被引:26
作者
彭小辉 [1 ]
史清华 [2 ]
朱喜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价格变化;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8.01.012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从增长的源泉看,制度变迁解释了62.48%,农业产品价格上涨解释了37.52%;从区域差异看,制度变迁绩效从南到北逐渐减弱,而价格效应则相反,从南到北逐渐增强。进一步分解,粮食增产主要来自于农业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业TFP的增长,其中要素投入增加解释了30.64%,TFP增长解释了69.36%;在区域上,东北部玉米区实现了要素投入和TFP增长的"双轮驱动",中部小麦区和南部水稻更多源于TFP的增长。尽管农业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但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等于是一种增加有效劳动供给的创新。因此,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要素投入增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制度变迁是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3-2012年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制度的分析 [J].
成德宁 ;
李燕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07) :68-74
[2]   制度变革、劳动投入与中国农业发展 [J].
柳直勇 ;
李雪晴 ;
魏汉泽 .
中国经济问题, 2016, (01) :3-13
[3]   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J].
吴鸾莺 ;
李力行 ;
姚洋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7) :48-60
[4]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一个宏观评价 [J].
陈志刚 ;
黄贤金 ;
陈逸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1) :1472-1476
[5]   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及影响机制——基于农户面板数据的研究 [J].
吴海涛 ;
丁士军 ;
李韵 .
世界经济文汇, 2013, (01) :104-120
[6]   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 [J].
陈飞 ;
范庆泉 ;
高铁梅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101-114+140
[7]   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农地产权结构视角的分析 [J].
冀县卿 ;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10, (11) :68-75+187
[8]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J].
贺聪志 ;
叶敬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2) :24-34
[9]   中国农业新政策变化的政策效应——来自2003006年田野调查与跟踪观察的农户数据 [J].
史清华 ;
程名望 ;
徐翠萍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6) :51-60+96
[10]   中国农业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J].
宗义湘 ;
张悦玲 ;
李先德 .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6)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