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不同施氮水平和稻草添加量对水稻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稻草还田;
氮肥;
水稻;
玉米;
产量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同一土壤在淹水植稻和旱作玉米条件下,不同量氮肥和稻草配合施用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水稻和玉米产量均随施N水平提高而显著增加,且氮肥在玉米上的产量增益作用显著大于水稻。稻草还田(土)的产量效应因氮肥水平、秸秆施加量和作物不同而异。稻草还田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明显,其中稻草施加1.5 g/kg(相当于3.6 t/hm2)与施加化肥N 0.054 g/kg(相当于130 kg/hm2)的配比能获得最佳的产量增益。稻草还土对玉米的增产效应以施稻草1.5 g/kg与化肥N 0.108 g/kg(相当于260 kg/hm2)配比最大。稻草施加量超过4.5 g/kg之后(相当于10.8 t/hm2)开始对玉米的产量形成产生负面效应,且这种负面效应随施氮水平降低而增强。从优化资源利用考虑,建议在南方双季稻区实行半量稻草原位还田,半量稻草易地还土。此外,实行稻草易地还土时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避免秸秆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固氮作用对旱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产生负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添加玉米和水稻秸秆对淹水土壤pH、二氧化碳及交换态铵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 345 - 350叶文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Johnson S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有机物料对酸性红壤铝毒的缓解效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4) : 637 - 6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不同氮肥配施方法下稻草还田短期效应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4) : 64 - 6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矿化进程的影响[J]. 土壤, 2006, (06) : 740 - 744赵晶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韩晓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 [5]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6) : 141 - 144陈尚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朱钟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吴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刘定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稻草覆盖对坡地红壤培肥及作物增产的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 102 - 1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肖和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苏以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稻草还田量对晚稻土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动态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 670 - 673谭周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李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李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农产品质检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屠乃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肖启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农产品质检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
- [8] 施N模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N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2) : 16 - 20+4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尹春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9] 湖南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附视频[J]. 湖南农业科学, 2006, (02) : 50 - 52刘友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桃江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10] 长期稻草还田对紫色水稻土肥力和生产力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 302 - 307王玄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石孝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宋光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