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选择性流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刘纯彬
王晓军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流动; 农业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本文在劳动力选择性转移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农户兼业生产的新技术采用模型,不但考察了兼业生产农户对新旧技术收益的比较、新旧技术和从事非农生产的比较,而且考察了采用新技术后新技术投入物在劳动力不流动和劳动力流动下的使用量大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最终产出的比较。结论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的情况相比,当农业工资率与非农工资率差距比较大时,劳动力流动下的兼业生产行为提高了新技术采用的收益标准,抑制了新技术采用量,从而导致农业产出总量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143 +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刘克春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2) :12-21
[2]   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基于全国农户微观数据的分析 [J].
展进涛 ;
陈超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3) :75-84
[3]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 [J].
赵芝俊 ;
袁开智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3) :28-36
[4]   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五县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J].
刘荣茂 ;
马林靖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2) :22-26
[5]   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 [J].
贺振华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2-9+78
[6]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 [J].
孔祥智 ;
方松海 ;
庞晓鹏 ;
马九杰 .
经济研究, 2004, (12) :85-95+122
[7]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2, (12) :15-24+90
[8]   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战略 [J].
李小云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1) :43-47
[9]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5) :12-13
[10]   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差异及对策研究 [J].
朱明芬 ;
李南田 .
农业技术经济, 2001, (02)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