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行间种草对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影响

被引:81
作者
霍颖
张杰
王美超
姚允聪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3] 不详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梨园; 行间种草;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多年行间种草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效应。【方法】在北京市大兴区20年生‘黄金梨’[Pyrus pyrifolia(Burm.f.).cv.Nakai](5 m×6 m)种植园,设置间作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清耕种植(CK)3个处理,于种植后第3和第4年分别测定果园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分析土壤有机质与矿质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梨园多年种植白三叶和黑麦草均能增加土壤各层次的有机质、有机碳含量,调节土壤的碳氮比;提高土壤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的全N、全P含量,提高土壤表层和亚表层的全N、全P含量和部分亚表层的碱解N、有效P、有效K和有效Zn含量;而全K、有效Ca、Mg、Fe和Mn的含量在各土层中表现不一。多年种植黑麦草能调节土壤碳氮比,提高土壤全P、速效N、P、K、有效Mn、Mg含量;而种植白三叶更有利于全N、全K含量、速效Fe和Zn含量的提高。同种类行间种植4年比3年的土壤多数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析认为,土壤有机质与多数土壤矿质元素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在不同种植区,土壤有机质与各元素的关联度不同,白三叶种植区微量元素对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作用明显;黑麦草种植区土壤大量元素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较明显。【结论】多年间作提高沙地梨园土壤表层和亚表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在沙地梨园多年种植黑麦草和白三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不同,以多年种植黑麦草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415 / 14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渭北黄土高原旱地果园生草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李会科 ;
张广军 ;
赵政阳 ;
李凯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7) :2070-2076
[2]   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J].
黎健龙 ;
涂攀峰 ;
陈娜 ;
唐劲驰 ;
王秀荣 ;
年海 ;
廖红 ;
严小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7) :2040-2047
[3]   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 [J].
张福锁 ;
崔振岭 ;
王激清 ;
李春俭 ;
陈新平 .
植物学通报, 2007, (06) :687-694
[4]   6种多年生牧草对幼龄果园的影响 [J].
张志刚 ;
崔同华 ;
谷艳蓉 .
草原与草坪, 2007, (05) :57-59
[5]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赵政阳 ;
李会科 .
园艺学报, 2006, (03) :481-484
[6]   C-D生产函数在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测算中的应用附视频 [J].
林燕燕 ;
王维新 .
农机化研究, 2005, (04) :207-208
[7]   生草栽培对柑橘园土壤水分与有效养分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J].
李国怀 ;
伊华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161-163
[8]   种植不同牧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会科 ;
赵政阳 ;
张广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2) :31-34
[9]   生草和生物覆盖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徐雄 ;
张健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88-91
[10]   红壤山地生态果园的技术与应用效果 [J].
陈恩海 ;
郭维贤 ;
黄毅斌 .
广西热带农业, 2003,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