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农耕文化探源——兼论以粮为纲

被引:18
作者
任继周
张自和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4]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5] 博导、教授
关键词
华夏文化; 伏羲氏; 神农氏; 有巢氏; 耕战论; 垦草; 粮食;
D O I
10.16507/j.issn.1006-6055.2003.02.005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华夏农耕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林缘地带 ,由此向外扩展。伏羲氏是脱胎于游猎采集而进入家畜饲养业的农业始祖。由满足畜牧业种草进而作物栽培的神农氏时代相继发生。农耕必然与定居相伴 ,以鸟巢为滥觞的木架民居结构于是出现 ,有巢氏与神农氏的时代同步。从此揭开了华夏民族以耕战为特色的农耕文化长卷。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 ,代代相传 ,直到晚近的“以粮为纲” ,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 ,对土地资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工商业在春秋战国末年曾经有过生机勃勃的萌芽时期 ,文化科技也随之繁荣 ,史称“百家争鸣”黄金时代。但商业发展威胁了封建贵族 ,重士农 ,轻工商的思想逐步占据上风 ,到了初汉 ,从思想到社会 ,形成颇为完整的尊孔抑商体系 ,从此中国科技也失去了生长的沃土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发展草地农业推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J].
任继周 ;
侯扶江 ;
张自和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1) :19-24
[2]  
改变传统粮食观,试行食物当量[J]. 任继周,侯扶江.草业学报. 1999(S1)
[4]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考古学报, 1972, (01) :15-38
[5]  
食物成分表[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光亚主编, 1991
[6]  
农政全书[M]. - 中华书局 , (明)徐光启著, 1956
[7]  
农耕文化圈与畜牧文化圈在黄土高原上的嬗替 .2 任继周. 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中册 . 1997
[8]  
墨子.贵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