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烹饪方式对4种蔬菜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任育萱
机构
[1]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关键词
蔬菜; 烹饪方式; 抗氧化成分;
D O I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10.040
中图分类号
TS972.11 [烹调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经过不同烹饪方式处理后的总黄酮、总多酚及亚硝酸盐含量,并考察不同储存条件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经高温烹饪后,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普遍有所增加,油炒后增加最显著,而多酚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下降,焯制后下降最多,叶菜因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烹饪处理对其影响最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不同烹调方法对食品营养素的影响
    黄启红
    熊娟
    伍玲燕
    [J]. 食品工程, 2013, (01) : 62 - 64
  • [2] 三种烹饪方式对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研究
    葛声
    冯晓慧
    唐彦
    孙娟
    魏占英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2, 18 (10) : 85 - 88
  • [3] 常见蔬菜的黄酮含量及烹饪对其含量的影响
    吴朝霞
    陈薇
    徐亚平
    张琦
    张旋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 (09) : 372 - 374+379
  • [4] 食物的营养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吴婷
    杨月欣
    张立实
    [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9, 36 (02) : 97 - 101
  • [5] 蔬菜活性成分的抗癌作用与合理膳食
    田秀红
    [J]. 长江蔬菜, 2008, (10) : 16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