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公司”模式的治理绩效与控权困境——基于一项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周鲁耀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立法研究中心
[2] 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管委会一公司”; 经营行为; 治理绩效; 控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4 [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管委会-公司"是地方政府在进行特定区域开发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时经常采用的组织架构,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经营"策略在当前阶段的典型表现,也是与地方政府"经营土地"战略高度契合的一种组织性治理工具。通过"管委会-公司"式的组织架构,地方政府在城市经营领域获得了高治理绩效,但"政府-企业"权力的混同以及控权机制的缺失也导致了权力滥用的高风险。原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运河集团"是典型的"管委会-公司"式组织架构,其组织绩效、权力运作模式以及当前拆分改组的路径,能够反映出这种发展模式当前面临的制度困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第三区域政企统合治理与集权化现象研究 [J].
陈国权 ;
毛益民 .
政治学研究, 2015, (02) :45-54
[3]   权威式整合——以杭州市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实践为例 [J].
康晓光 ;
许文文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 (03) :90-97
[4]   制约与监督:两种不同的权力逻辑 [J].
陈国权 ;
周鲁耀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 (06) :43-51
[5]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J].
陈家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64-79+205
[6]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7]   公共权力腐败的利益冲突根源 [J].
庄德水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15 (04) :26-29
[8]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
[9]   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 [J].
张兆曙 .
管理世界, 2010, (02) :46-59+187
[10]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