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

被引:13
作者
邓津辉 [1 ,2 ]
黄晓波 [2 ]
李慧勇 [2 ]
剧永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超压; 油气运移模式; 辽东湾海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前,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但丰度低、成熟度低;第二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后,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沿切割石英碎屑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缝面或长石颗粒的溶蚀孔隙中,且丰度高,是JZ25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距今约23~21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超压系统、油气运移通道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储层-断层共控的油气运移模式,为JZ25地区高丰度的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提供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4+430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含油气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田辉 ;
卢家烂 ;
闵育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491-501
[2]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 [J].
刘超英 ;
闫相宾 ;
徐旭辉 ;
周庆凡 ;
秦伟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4) :507-510+542
[3]   东营凹陷南坡异常高压分布与油气运移 [J].
王福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43-45+113
[4]   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埋藏史确定油气成藏时间的几个问题——以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为例 [J].
李美俊 ;
王铁冠 ;
刘菊 ;
张梅珠 ;
卢鸿 ;
马庆林 ;
高黎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51-158
[5]   地温—地压场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以辽东湾地区为例 [J].
李潍莲 ;
刘震 ;
于水 ;
朱木山 ;
代春萌 .
天然气工业, 2006, (09) :17-20+161
[6]   关于用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问题的探讨 [J].
赵力彬 ;
黄志龙 ;
高岗 ;
姚力争 ;
杨宪章 ;
赵宝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6) :6-9+18+81
[7]   有机包裹体在油气运聚研究中的应用——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为例 [J].
刘小平 ;
徐健 ;
杨立干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94-99
[8]   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古地温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 [J].
谈彩萍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610-613
[9]   歧口凹陷西坡白水头构造沙一段下部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J].
高玉巧 ;
欧光习 ;
谭守强 ;
刘立 .
岩石学报, 2003, (02) :359-365
[10]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