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扇体形成和分布

被引:163
作者
雷振宇
鲁兵
蔚远江
张立平
石昕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准噶尔西北缘; 构造演化; 断裂活动; 扇体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经历了多次(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在新生代以后,表现出(类)前陆盆地性质,伴随区域构造运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冲断作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推覆性质,产生了与断裂带平行的褶皱构造。西北缘逆掩断裂普遍具有同生活动性质,对扇体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冲断作用持续发生,上、下盘地形相差悬殊,自冲断席上剥蚀下来的碎屑物堆积于断崖根部而形成各类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水下扇等),阶梯式逆冲断裂则形成多级扇体。研究表明,从二叠纪到侏罗纪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扇体规模逐渐变小;在平面上由于构造活动的位移,导致了扇体的迁移。总体来看,百口泉-夏子街地区活动性最强,延续时间最长,形成的扇体规模较大、叠置程度高、迁移明显;车拐-克拉玛依地区活动性较弱,形成的扇体规模小、叠置程度差、迁移小。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模拟与沉积相演化特征 [J].
胡宗全 ;
李明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51-355+361
[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Ⅲ层序底界上下砂体预测与有利区评价 [J].
张年富 ;
齐雪峰 ;
王英民 ;
刘豪 ;
王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2) :145-149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分类 [J].
李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78-81+87
[4]   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 [J].
李勇,曾允孚 ;
不详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5, (02) :1-10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逆掩断裂区带的含油特点 [J].
谢宏 ;
赵白 ;
林隆栋 ;
尤绮妹 .
新疆石油地质, 1984, (03) :1-15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推复构造的研究 [J].
尤绮妹 .
新疆石油地质, 1983, (01)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