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模拟与沉积相演化特征

被引:19
作者
胡宗全
李明娟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层序地层; 坡折带;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 :湖盆地形、基底沉降、湖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等。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具坡折带的陆相盆地的层序地层进行数值模拟。设定一高程点为沉积基准面 ,高出部位将被截平 ,低的部位将接受充填 ;而沉积物的粗细以沉积物距此基准面的距离来确定 ,距离大则沉积物细 ,反之则粗。模拟结果表明 ,在一个完整的层序周期中 ,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于坡折带以下 ,具填平补齐沉积特征 ;湖侵体系域随水深的不断加大 ,上超至坡折带之上的凸起区 ;因可容空间增速变缓 ,高位体系域沉积物以粗粒为主并向盆进积 ,而坡折带之上的凸起部位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准噶尔盆地是一具前陆特征的坳陷盆地 ,侏罗纪时受挤压应力控制 ,基底差异升降而在盆地边缘形成坡折带。整个侏罗系是一个Ⅱ级层序 ,并可进一步划分为 4个Ⅲ级层序 ,自下而上分别为层序A ,B ,C和D。整个Ⅱ级层序具有粗 -细 -粗的岩相变化特征 ,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沉降幕 ,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吻合程度很高 ,Ⅲ级层序虽也比较吻合 ,但对称性和完整性较差。 4个Ⅲ级层序在纵向上构成一个先退积后进积的粗 -细 -粗变化旋回 ,在平面上 ,偏砂相比例也具有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5+361 +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