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的创新联合体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71
作者
白京羽 [1 ]
刘中全 [1 ]
王颖婕 [2 ]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联合体; 博弈论; 动力机制;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0.10.012
中图分类号
F224.32 [博弈论];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企业为主体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有利于打破我国单一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提高创新效率,为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基础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本文基于博弈论构建重复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创新联合体成员参与联合创新的动机,探究创新联合的动力机制,发现预期合作效益与合作次数,对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是否愿意采取联合创新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且创新联合体参与主体在合作研发中的对等投入有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为提高创新联合体组建水平和稳定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小企业研究联合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J].
马宗国 .
科研管理, 2019, 40 (03) :51-62
[2]   我国研究联合体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1992—2017年中国知网期刊文献 [J].
马宗国 ;
尹圆圆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05) :246-250
[3]   开放式创新下研究联合体运行机制研究 [J].
马宗国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04) :8-12
[4]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究联合体的合作机理研究 [J].
武博 ;
马宗国 .
现代经济探讨, 2007, (04) :40-43
[5]   研究联合体形成博弈及均衡结构的存在性研究 [J].
孙利辉 ;
徐寅峰 ;
王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03) :78-81
[6]   竞争中的合作——罗伯特·奥曼的重复博弈理论评述 [J].
伍泽君 ;
单瑜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31-32
[7]   创新联盟的一对一动态形成机理研究 [J].
孙利辉 ;
崔文田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4, (10) :1296-1300
[8]   非对称研究合作组织合作伙伴选择 [J].
孙利辉 ;
徐寅峰 ;
高山行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02) :40-44
[9]   技术创新过程中多主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及启示 [J].
王红梅 ;
邱成利 .
中国软科学, 2002, (03) :77-80
[10]  
Joint venture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A Chinese industrial policy that backfired[J] . Sabrina T. Howell. Research Policy . 201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