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越冬前的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63
作者
于晶 [1 ]
张林 [2 ]
崔红 [1 ]
张永侠 [1 ]
苍晶 [1 ]
郝再彬 [1 ]
李卓夫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东农冬麦1号; 抗寒性; 生理生化特性; 寒地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北方寒地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时期(不同气温)分别对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返青率大于85%)和非抗寒品种济麦22(返青率小于1%)的叶片、分蘖节和根取样,测定其与抗寒相关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高于济麦22;组织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济麦22,说明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适应性强于济麦22。分蘖节储备抗寒物质的能力最强,是小麦安全越冬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
引用
收藏
页码:2019 / 20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J].
郑昀晔 ;
曹栋栋 ;
张胜 ;
关亚静 ;
胡晋 .
作物学报, 2008, (02) :261-267
[2]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旗叶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 [J].
姜春明 ;
尹燕枰 ;
刘霞 ;
王振林 .
作物学报, 2007, (01) :143-148
[3]   脯氨酸与植物抗渗透胁迫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J].
李志亮 ;
王刚 ;
吴忠义 ;
黄丛林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04) :404-408
[4]   植物抗寒机制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J].
王静 ;
魏小红 ;
龙瑞军 .
甘肃科技纵横, 2004, (06) :72-73
[5]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期和拔节期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J].
陈龙 ;
吴诗光 ;
杨光宇 ;
王红星 ;
周琳 .
种子, 2001, (02) :21-23
[6]   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陈贵 ;
康宗利 ;
张立军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03) :45-46+67
[7]   抗冷性不同的小麦、水稻品种脯氨酸含量的比较试验 [J].
陈翠莲 ;
马平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176-179
[8]   Over-expression of a LEA gene in rice improves drought resistance under the field conditions [J].
Xiao, Benze ;
Huang, Yuemin ;
Tang, Ning ;
Xiong, Lizhong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7, 115 (01) :35-46
[9]   The CBF gene family in hexaploid whea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phylogenetic complexity of cereal CBFs [J].
Badawi, Mohamed ;
Danyluk, Jean ;
Boucho, Barbara ;
Houde, Mario ;
Sarhan, Fathey .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 277 (05) :533-554
[10]   Exploiting the wild crucifer Thlaspi arvense to identify conserved and novel genes expressed during a plant's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J].
Sharma, Nirmala ;
Cram, Dustin ;
Huebert, Terry ;
Zhou, Ning ;
Parkin, Isobel A. P.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7, 63 (02) :17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