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冷性不同的小麦、水稻品种脯氨酸含量的比较试验

被引:19
作者
陈翠莲
马平福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抗性; 脯氨酸;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89.02.01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关于植物的抗冷性与脯氨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报导不尽一致。Hellergren与Li研究了马铃薯在悬浮培养中加入0.87mol/L的脯氨酸,其组织可忍耐—14℃的低温,而不加脯氨酸的在—2℃时不能生存。未经冷锻炼的白菜中脯氨酸仅占总氨基酸的2—4%,而经冷锻炼的植株中可达60%。另外在甘蓝、大麦小麦、上也都有类似的试验报导,说明植物的抗冷性与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系。但也有相反的结果,如Yelenosky指出,柑桔属树中脯氨酸累积与抗冷性无关。笔者测定了对寒冷敏感程度不一的28个小麦品种和10个水稻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旨在为抗冷育种提供可供参考的生化指标。材料和方法材料:小麦品种28个,抗冷性和非抗冷性品种各占一半,由本校小麦育种室提供的原种。水稻品种10个,抗冷性和非抗冷的各占一半,由本校水稻育种室提供的原种。方法:小麦种子播种于田间,出苗后于1月下旬和2月初分别取其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剪下上部全展叶片,剪碎混匀,各称取0.5克于大试管中(三次重复),用5ml3%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对瑞典植物生理学科的专业考察报告 [J].
高煜珠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1) :51-55
[2]   脯氨酸含量在作物低温锻炼中的变化及同抗寒性的关系 [J].
郭绍川 ;
刘玲玉 .
西北植物研究, 1984, (01) :45-50
[3]   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 [J].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