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多年冻土活动层和季节冻土冻融过程时空特征

被引:25
作者
罗栋梁
金会军
吕兰芝
吴青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层; 冻结融化过程; 整体冻结期; 零点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基于黄河源区2010~2012年4个监测场地的土壤温度和水分资料,分析了多年冻土活动层和季节冻土冻融过程时空差异.结果表明,4个场地地温和冻土厚度不同,活动层底板或最大季节冻结深度年平均温度(TTOP)分别为:查拉坪场地(CLP)?1.9℃,扎陵湖场地(ZLH)?0.9℃,麻多乡场地(MDX)–0.4℃,鄂陵湖场地(ELH)1.1℃.冻融过程差异与冻土温度和TTOP相关,随着TTOP升高,融化开始时间提前,CLP在6月初,ZLH在5月中下旬,MDX在5月初,ELH在4月上旬;冻结开始时间滞后,CLP为10月初,ZLH为10月上中旬,MDX为10月中旬,ELH为10月中下旬;活动层整体冻结期随之减小,CLP为202 d,ZLH为130 d,MDX为100 d,ELH整体融化期为89 d.CLP和ZLH冻结融化过程均于年内完成,冻结过程表现为由上向下和由下向上双向进行.MDX冻结过程持续至次年1月末,但在冻结期末冻结速率很小,由下向上冻结因极微弱而呈单向进行.ELH冻结持续至次年5月初,出现季节冻结和季节融化过程并存格局;冻结过程单向进行,但融化呈现微弱的双向过程;6月下旬至7月初双向融化比较稳定.各场地随着TTOP升高,由下向上冻结速率相对由上向下的减慢,由下向上的冻结深度减小,融化过程相对冻结过程持续时间比值减小.总之,黄河源区活动层季节冻融过程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有比较显著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327 / 13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与工程稳定性 [J].
吴青柏 ;
牛富俊 .
科学通报, 2013, 58 (02) :115-130
[2]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特征 [J].
李韧 ;
赵林 ;
丁永建 ;
吴通华 ;
肖瑶 ;
杜二计 ;
刘广岳 ;
乔永平 .
科学通报, 2012, (30) :2864-2871
[3]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温度及厚度研究新进展 [J].
罗栋梁 ;
金会军 ;
林琳 ;
何瑞霞 ;
杨思忠 ;
常晓丽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98-904
[4]   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壤冻融过程的数值模拟 [J].
夏坤 ;
罗勇 ;
李伟平 .
科学通报, 2011, 56 (22) :1828-1838
[5]   江河源区典型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水热过程对植被盖度的响应 [J].
胡宏昌 ;
王根绪 ;
王一博 ;
刘光生 ;
李太兵 ;
任东兴 .
科学通报, 2009, (02) :242-250
[6]   黄河源区基流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J].
梁四海 ;
徐德伟 ;
万力 ;
陈江 ;
张建锋 .
地学前缘, 2008, (04) :280-289
[7]   高寒植被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影响 [J].
王一博 ;
王根绪 ;
张春敏 ;
龙训建 .
冰川冻土, 2007, (06) :921-927
[8]   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的若干问题——以藏西-藏北荒漠化区为例 [J].
李森 ;
高尚玉 ;
杨萍 ;
陈怀顺 .
冰川冻土, 2005, (04) :476-485
[9]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J].
吴青柏 ;
沈永平 ;
施斌 .
冰川冻土, 2003, (03) :250-255
[10]   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其对青藏铁路设计的启示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60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