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特征

被引:36
作者
李韧 [1 ,2 ,3 ]
赵林 [1 ,2 ,3 ]
丁永建 [2 ,3 ]
吴通华 [1 ,2 ,3 ]
肖瑶 [1 ,2 ,3 ]
杜二计 [1 ,2 ,3 ]
刘广岳 [1 ,2 ,3 ]
乔永平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
[2]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层; 热力过程; 积温; 融化日数; 冻融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10个活动层观测场建立以来到2010年的监测资料,构建了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平均厚度的估算模型,分析了多年冻土区活动层近期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活动层厚度30年来以1.33cm/a的速率增大,多年冻土上限温度、50cm土壤温度及5cm土壤积温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土壤热通量以0.1Wm-2/a的速率增大,为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增大和温度升高提供了依据.活动层开始融化日期提前,开始冻结日期推后,融化日数增加,速率达1.18d/a.活动层动态变化特征与多年冻土类型、海拔高度、下垫面类型和土壤组分密切相关.低温多年冻土区较高温多年冻土区变化明显、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变化明显、高寒草甸地区较高寒草原地区变化明显,细粒土较粗颗粒土变化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864 / 28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青藏高原1977—2006年土壤热状况研究 [J].
赵林 ;
李韧 ;
丁永建 ;
肖瑶 ;
孙琳婵 ;
刘杨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5) :307-315
[2]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的气候学特征 [J].
李韧 ;
赵林 ;
丁永建 ;
沈永平 ;
杜二计 ;
刘广岳 .
冰川冻土, 2009, (06) :1050-1056
[3]  
Eurasian Snow Cover Variabil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J]. 武炳义,杨琨,张人禾.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9(01)
[4]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J].
吴青柏 ;
沈永平 ;
施斌 .
冰川冻土, 2003, (03) :250-255
[5]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09-316
[6]   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 [J].
李述训 ;
南卓铜 ;
赵林 .
冰川冻土, 2002, (02) :109-115
[7]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影响研究[J]. 李栋梁,季国良,吕兰芝.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8]   青藏高原五道梁附近多年冻土活动层冻结和融化过程 [J].
赵林 ;
程国栋 ;
李述训 ;
赵新民 ;
王绍令 .
科学通报, 2000, (11) :1205-1211
[9]   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总体输送系数和地面通量 [J].
李国平 ;
段廷扬 ;
巩远发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08) :865-869
[10]   青藏高原大尺度冻土水文监测研究 [J].
丁永建 ;
叶佰生 ;
刘时银 ;
沈永平 ;
王绍令 ;
杨梅学 .
科学通报, 2000, (02) :20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