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晓敏 [1 ,2 ,3 ]
罗静 [1 ,2 ]
吕丽霞 [3 ]
高文斌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3] 承德医学院
关键词
客体依恋; 精神卫生; 对比研究; 学生; 农村人口;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0.06.017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成人依恋类型和风格与留守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有留守经历者1062名,无留守经历者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5,P=0.000),前者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以惧怕型(比例为71.7%)为主。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依恋风格上,安全型(t=-15.704,P=0.000)、惧怕型(t=2.118,P=0.034)、冷漠型(t=2.439,P=0.01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结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有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76 / 6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