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正、反杂交后代生长有关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相关分析

被引:4
作者
颉晓勇 [1 ]
李思发 [1 ]
蔡完其 [1 ]
叶卫 [2 ]
陈辉崇 [2 ]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
关键词
罗非鱼; 双列杂交; 生长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组方法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在水泥池和网箱两种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环境中,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及这两种罗非鱼的正、反杂交后代,从与生长相关的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及肥满系数共6项性状,分析基因型×环境互作遗传效应,并进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种罗非鱼的体重性状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全长、体长、体宽三个性状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通过杂交可发挥这些性状的育种潜力,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育种效果。(2)奥利亚罗非鱼在两种环境中各性状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都表现为负向,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较为复杂,尼奥杂交鱼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生长表现。(3)除肥满系数与其它各性状间相关关系较小之外,体重、全长、体长、体高、体宽5个性状相互之间的表型相关在0.893~0.981,而遗传相关在0.904~0.993之间,表明这5个性状相互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Contribution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nce components to increasing body length in juvenile brown troutSalmo trutta. Blanc J M. Journal of the West . 2005
[2]  
Heritability of cold tolerance 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juveniles. Charo-Karisa H,Rezk M A,Bovenhuis H,et al. Aquaculture . 2005
[3]  
Improving 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udal fin stripe pattern in selected F6-F8generations of GIFTNile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L.)using mass selection. Li S F,He X J,Hu G C,et al. Aquaculture Research . 2006
[4]  
Marker-based estimation of heritability for body color variation in Japanes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 Shikano T. Aquaculture . 2005
[5]  
Estimates of genetic and phenotypic parameters for length and weight of marine net-penreared coho salmon(Oncorhynchus kisutchWalbaum). Myers J M,Hershberger WK,Saxton AM,et al. Aquaculture Research . 2001
[6]   红鲤生长性状的上位性遗传效应分析 [J].
王成辉 ;
李思发 ;
刘志国 ;
项松平 ;
王剑 ;
潘增云 ;
段江萍 ;
徐志彬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4) :573-578
[7]   三种红鲤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 [J].
李思发 ;
王成辉 ;
刘志国 ;
项松平 ;
王剑 ;
潘增云 ;
段江萍 ;
徐志彬 .
水产学报, 2006, (02) :175-180
[8]   皱纹盘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初步研究 [J].
邓岳文 ;
刘晓 ;
张国范 .
海洋科学, 2005, (12) :31-34
[9]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J].
王成辉 ;
李思发 ;
曾伟光 ;
徐志彬 ;
项松平 ;
王剑 ;
段江萍 ;
潘增云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 (02) :103-106
[10]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F6评估 [J].
赵金 ;
李思发 ;
何学军 ;
白志毅 ;
蔡完其 ;
邓效伟 ;
周培勇 ;
丁国强 ;
康和平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03)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