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开课的有效性及其实现——以一次体验式语文教研活动为例

被引:8
作者
牛瑞雪 [1 ]
王文丽 [2 ]
机构
[1] 不详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
[3] 不详
[4]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公开课; 有效性; 教学;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
G63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它的受众不只是学生,也包括听课的教师。因而公开课的有效性,不仅要满足内部有效性即一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应有其独特的衡量标准——外部有效性即满足观摩、研究教学的功效。实现公开课内部有效性的途径,是设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恰当地实施教学过程以及全面检测教学效果;实现外部有效性的途径,是发扬观摩价值并开展深入的研讨。正确认识公开课不同于日常课堂教学的特点,全方位地界定它的有效性,对于避免公开课的偏差,挖掘它的功能都是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小学公开课“后台”的功能及其开发 [J].
贾贵洲 .
上海教育科研, 2008, (06) :39-41
[2]  
有效教学研究[D]. 姚利民.华东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