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大豆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建国
帕尼古丽
董志新
黄瑛
张继生
朱新在
机构
[1]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院
[3]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
[4] 新疆石河子
[5] 石河子大学
[6] 浙江 温州
[7] 新疆石河子
关键词
大豆; 源库调节; 单位叶面积负荷量;
D O I
10.13880/j.cnki.65-1174/n.2003.04.001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不同库/源比条件下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不同品种大豆结荚后干物质生产与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之增加,叶片光合生产潜力可以进一步发挥,光合产物有效性提高;提高单位叶面积负荷量对库源比大的品种产量的影响更大;在适宜叶面积指数基础上,通过增加单位叶面积负担粒数提高籽粒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豆产量形成期光合速率和库源调节效应 [J].
傅金民 ;
张康灵 ;
苏芳 ;
史春余 ;
金桂芳 ;
毛善峰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01) :54-59
[2]   玉米群体粒叶比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关系 [J].
王昭 ;
鞠章纲 ;
卢家栋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1) :17-21
[3]  
玉米灌浆结实期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陆卫平,卢家栋,童长兴,马广贵,彭顺林.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6(04)
[4]  
大豆高光效种质与高产品种源库平衡研究──Ⅰ.去叶、荚对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满为群,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陈怡,谷秀芝,王彬如.中国油料. 1995(02)
[5]   小麦开花后生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动态分析 [J].
肖世和 ;
陈孝 ;
吴兆苏 .
作物学报, 1995, (02) :155-160
[6]  
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的研究[J]. 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彭永欣,朱新开.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01)
[7]   大豆群体结构的研究 [J].
李新民 .
大豆科学, 1990, (03) :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