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秦皇岛32-6地区油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10
作者:
冷济高
[1
]
解习农
[2
]
刘晓峰
[2
]
张成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秦皇岛32-6地区;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示踪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是成藏动力学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秦皇岛32-6地区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输导体:骨架砂体、断层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又分为基底断层和盖层断层2种,基底断层主要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盖层断层则控制着新近系油气的再分配,馆陶组厚层块状砂砾岩体在油气侧向运移过程中被称为油气运移"高速公路",而基底不整合面则是潜山及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要通道.由于输导体系不同,导致研究区主要存在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新近系网毯式成藏模式和古近系及潜山"S"型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118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