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局地经向环流对河南一次连阴雨过程的定量诊断

被引:9
作者
孔海江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河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局地经向环流; 物理因子; 诊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5°×2.5°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改进的局地经向环流线性模式,定量诊断了2011年9月5—19日河南省秋季连阴雨天气的形成机理,并利用局地经向环流的垂直分量与降水量滞后相关的分析,研究了这次连阴雨过程主要物理因子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潜热加热、平均经向温度平流、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导致2011年9月河南省秋季连阴雨天气形成的主要物理因子。(2)潜热加热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发生的主要物理因子;平均纬向温度平流、平均经向温度平流和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发展或持续的主要物理因子;潜热加热、平均西风动量的纬向平流和平均纬向温度平流是造成此次连阴雨结束的主要物理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481 / 14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过程的中期振荡 [J].
钟元 ;
吴钟浚 .
气象学报, 1992, (02) :199-209
[22]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连晴天气研究 [J].
朱盛明 .
气象, 1991, (05) :20-28
[23]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天气气候分析 [J].
孙锦铨 ;
陈永秀 .
气象, 1991, (05) :29-34
[24]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及厄尔尼诺年的环流背景 [J].
施宁 .
气象, 1990, (12) :8-14
[25]   连晴和连阴雨前两支气流变化的一般特点 [J].
刘延英 ;
彭治班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0, (03) :2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