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的基质、植物及其配置

被引:73
作者
徐德福 [1 ]
李映雪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基质; 植物; 污水;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7.01.005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工程角度探讨了人工湿地中基质与植物的筛选以及配置问题。基质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部分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等都在基质中进行。不同基质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对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当地材料作为人工湿地基质,不但能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和使用寿命,还能减少人工湿地的投资成本。植物在人工湿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直接吸收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提高人工湿地的渗透系数,增强根际微生物活性和输送氧气到根际增加根际的溶解性氧含量等,但不同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选用本地区净化力强的植物用于人工湿地,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引用外来植物的投资成本,还可以避免引用外来植物造成的生物入侵危险。在筛选人工湿地基质和植物的基础上合理的配置基质和植物是提高人工湿地净化效率的重要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Frede Ø. Andersen,Kaj R. Olsen.Nutrient cycling in shallow, oligotrophic Lake Kvie, Denmark[J].Hydrobiologia,1994
[22]  
Dale S. Nichols,Don Prettyman,Mary Gross.Movement of bacteria and nutrients from pit latrines in the boundary waters canoe area wilderness[J].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