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在反贫困中的效用: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被引:11
作者
余少祥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反贫困; 理论模型; 实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过去,人们普遍用家庭经济收入作为度量贫困的标准。我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一直将发展经济作为反贫困的根本目标。事实上,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教育水平低下、知识和能力缺失等内涵。国际经验表明,发展经济对于消弥和缓解社会贫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没有也不能真正消除社会贫困。本文认为,贫困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知识、能力和技能等人力资本提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最大,可以挖了"穷根",是打破贫穷循环、真正消灭社会贫困的关键所在。通过教育培训等,使穷人获得有关知识技能,是我国未来反贫困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206 +20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21] 美国的社会保障.[M].(美)A.H.罗伯逊(A.HaeworthRobertson)著;金勇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 [22]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 [23]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 [24] 美国阶级结构.[M].(美)吉尔伯特(Gilbert;Dennis);(美)卡尔(Kahl;JesephA.)著;彭华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25] A state-level analysis of Okun's law.[J].Amy Y. Guisinger;Ruben Hernandez-Murillo;Michael T. Owyang;Tara M. Sinclair.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8,
  • [26] Seebohm Rowntree and the postwar poverty puzzle
    Hatton, TJ
    Bailey, RE
    [J].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00, 53 (03) : 517 - +
  • [27]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M].[日]日本文部省调查局 编;吉林师范大学外研所日本教育研究室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
  • [28] 变革的政治.[M].迈克尔·曼利 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
  •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 [30] 另一个美国.[M].(美)哈林顿;М.著;卜君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