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外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定量降水预报的对比分析

被引:33
作者
胡胜 [1 ]
罗聪 [2 ]
黄晓梅 [3 ]
李怀宇 [2 ]
何如意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广州中心气象台
[3] 广东省湛江市气象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临近预报; 数值模式; 降水; 检验; 交叉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广东2010年出现的4次暴雨过程的气象资料,检验分析了临近预报系统(SWAN)和华南中尺度数值模式(GZMM)中的定量降水产品对晴雨及不同类型降水的预报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临近预报系统和数值模式在0~6 h范围内的预报能力的交叉点。结果表明:首先,对于晴雨预报,SWAN系统中降水产品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效果呈现出减弱的趋势,且高分辨(0.02°)产品的下降速度要快于低分辨率(0.12°);GZMM降水产品(0.12°)在1~3 h预报能力逐步提升,在4~6 h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对于分辨率同为0.12°的SWAN系统和GZMM模式产品,在第1和第2 h,SWAN产品的CSI评分分别为0.504和0.442,高于GZMM的0.306和0.375,但从第3小时开始GZMM产品CSI评分略高于SWAN产品,表明此后华南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晴雨的预报能力优于SWAN系统,交叉点介于2~3 h。其次,进一步检验了上述产品对弱降水(1小时雨量为0.1~2 mm)、一般性降水(2~10 mm)和较强降水(超过10 mm)的预报能力。对于弱降水,GZMM产品CSI评分在0~6 h维持在0.23,高于SWAN产品,表明GZMM模式对于弱降水的预报能力在整体上要强于SWAN系统。对于一般性降水,在0~3 h,分辨率为0.12°的SWAN产品CSI评分高于GZMM产品;两者的CSI评分曲线的交叉点介于3~4 h,即从第4小时开始,GZMM降水产品预报效果更好。对于较强降水,无论是SWAN系统还是GZMM模式,预报能力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但SWAN系统在整体上对强降水的预报能力要优于GZMM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对多普勒雷达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技术的构造与实例检验 [J].
符式红 ;
钟青 ;
寿绍文 .
气象, 2012, 38 (01) :47-55
[2]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J].
郑媛媛 ;
姚晨 ;
郝莹 ;
张雪晨 .
气象, 2011, 37 (07) :795-801
[3]   改进的客观分析诊断图形软件 [J].
郑永光 ;
陈炯 ;
沃伟峰 ;
韩雷 ;
陶祖钰 .
气象, 2011, 37 (06) :735-741
[4]   新一代天气雷达定量降水估测集成系统 [J].
刘晓阳 ;
杨洪平 ;
李建通 ;
李柏 ;
赵坤 ;
郑媛媛 .
气象, 2010, 36 (04) :90-95
[5]   多尺度大气数值预报的技术进展 [J].
彭新东 ;
李兴良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0, (02) :129-138
[6]   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的汛期试验与分析 [J].
陈子通 ;
黄燕燕 ;
万齐林 ;
薛纪善 ;
丁伟钰 ;
张诚忠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1) :49-54
[7]   临近预报系统(SWIFT)中风暴产品的设计及应用 [J].
胡胜 ;
罗兵 ;
黄晓梅 ;
梁巧倩 ;
沃伟峰 .
气象, 2010, 36 (01) :54-58
[8]   交叉相关算法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J].
曾小团 ;
梁巧倩 ;
农孟松 ;
冯业荣 ;
许向春 ;
陈业国 .
气象, 2010, 36 (01) :31-40
[9]   TITAN系统的移植开发及个例应用 [J].
周毓荃 ;
潘留杰 ;
张亚萍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52-764
[10]   “雨燕”中风暴算法在北京奥运天气预报示范项目中的应用及改进 [J].
胡胜 ;
汪瑛 ;
陈荣 ;
何如意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43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