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路自然灾害及对策

被引:14
作者
杨发相 [1 ]
岳健 [1 ]
韩志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公路; 自然灾害; 类型; 成因; 防治; 新疆;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6.04.006
中图分类号
U418 [道路养护与维修];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新疆地域辽阔,有“三山两盆”,自然环境复杂。公路分布具有翻山越岭,穿越沙漠,在山麓平原连续跨沟,绿洲区公路密度大等主要特点。公路自然灾害是伴随公路工程行为而产生的,因此,其具有沿公路呈带状分布的规律。由以环境退化为主引起的自然灾害发生地点多且较频繁,对公路交通影响大。区内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多,成因复杂。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及其二级类共16种,其形成与地貌条件复杂,干旱、寒冷、缺水、风沙活跃、土壤盐渍化重、暴雨时有发生等自然因素和公路工程行为有关。纵观公路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与有关因素变化趋势,预测其有3种发展趋势,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与监测 [J].
解明恩 ;
程建刚 ;
范菠 .
山地学报, 2005, (05) :61-68
[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龙洞沟泥石流及其防治 [J].
谢洪 ;
王士革 ;
周麟 ;
陈晓清 ;
游勇 ;
王道杰 .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05) :20-25
[3]   新藏公路新疆段多年冻土特征及其灾害初探 [J].
马东涛 ;
张金山 ;
王蒙 ;
赵杰 ;
高巍 .
山地学报, 2004, (05) :554-561
[4]   西部山区交通线路的泥石流灾害及减灾对策 [J].
崔鹏 ;
杨坤 ;
朱颖彦 ;
马东涛 .
山地学报, 2004, (03) :326-331
[5]   新藏公路(新疆段)沿线道路病害及成因初析 [J].
马东涛 ;
崔鹏 ;
杨坤 ;
王掌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3) :93-98
[6]   中国主要灾害类型、成因及分布 [J].
王占礼 ;
彭珂珊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9, (04) :354-360
[7]   新疆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及其特征 [J].
熊黑钢 ;
刘耕年 ;
崔之久 .
地理科学, 1998, (03) :227-233
[8]   干燥剥蚀山地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探讨——以天山阿拉沟典型地段为例 [J].
穆桂金 ;
杨发相 ;
吉力力·阿布都万里 .
干旱区研究, 1993, (03) :61-66
[9]   天山阿拉沟泥石流沟危险度的划分研究 [J].
杨发相 ;
穆桂金 ;
陈亚宁 ;
乔木 ;
李卫红 ;
韩丹 .
干旱区地理, 1991, (S1) :90-99
[10]   论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J].
耿大定 ;
陈传康 ;
杨吾扬 ;
江美球 .
地理学报, 1978, (01) :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