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200
作者
陈德亮 [1 ,2 ]
徐柏青 [1 ,3 ]
姚檀栋 [1 ,3 ,4 ]
郭正堂 [3 ,5 ]
崔鹏 [3 ,6 ]
陈发虎 [7 ]
张人禾 [8 ]
张宪洲 [9 ]
张镱锂 [9 ]
樊杰 [9 ]
侯增谦 [0 ]
张天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4]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7]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1]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科学评估; 框架和指标; 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环境代用指标、观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6个方面,采用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内容,归纳了冷/暖、干/湿等60项指标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过去2000年和现代环境变化的基本事实,重点评估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同时预估了未来100年环境的不同情景.本文所用资料全部来自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和省部级及以上的统计数据,是首次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的简要版本,体现了《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基本框架、指标体系和主要结论,反映了当今科学界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025 / 3035+1 +1-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active layer along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in a permafrost region[J]. LI Ren 1,2,3,ZHAO Lin 1,2,3,DING YongJian 2,3,WU TongHua 1,2,3,XIAO Yao 1,2,3,DU ErJi 1,2,3,LIU GuangYue 1,2,3 & QIAO YongPing 1,2,3 1 Research Station on Cryosphere of Qinghai-Xizang(Tibet) Plateau,Lanzhou 730000,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n Cryospheric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3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observed key parameters of snow cover in China during 1957-2009[J]. LiJuan Ma 1* , DaHe Qin 2,3 1.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2.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yospheric Sciences,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05)
[3]   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预测 [J].
张中琼 ;
吴青柏 .
冰川冻土, 2012, (03) :505-511
[4]   青藏高原积雪日数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J].
徐丽娇 ;
李栋梁 ;
胡泽勇 .
高原气象, 2010, 29 (05) :1093-1101
[5]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 [J].
段克勤 ;
姚檀栋 ;
王宁练 ;
田立德 ;
徐柏青 .
冰川冻土, 2008, (05) :726-732
[6]   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 [J].
谢自楚 ;
王欣 ;
康尔泗 ;
冯清华 ;
李巧媛 ;
程磊 .
冰川冻土, 2006, (04) :457-466
[7]   未来50与100a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情景预测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528-534
[8]  
Temperature and methane records over the last 2 ka in Dasuopu ice core[J]. 姚檀栋 ,徐柏青 ,田立德 ,秦翔 ,王宁练 ,孙维贞 ,段克勤 ,蒲健辰 ,康世昌.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2(12)
[9]  
Climatic variations since the Little Ice Age recorded in the Guliya Ice Core[J]. 姚檀栋,焦克勤,田立德,杨志红,施维林,Lonnie G. Thompson.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6)
[10]  
敦德冰芯记录与过去5ka温度变化[J]. 姚檀栋,L.G.Thompson.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