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模拟优化的中国草地综合顺序分类

被引:16
作者
柳小妮 [1 ,2 ]
郭婧 [1 ,2 ]
任正超 [1 ,3 ]
胡自治 [1 ,2 ]
陈全功 [4 ]
张德罡 [1 ,2 ]
朱华忠 [5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3]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模拟; 气象要素; 草地; 分类;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 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原理,利用中国区域1961—2004年的气象信息数据,以及1km分辨率的DEM(高程)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优化的气象要素模拟方法——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以及3种传统插值方法,模拟了中国多年平均的>0℃年积温(Σθ)和年均降水量(r)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MMRR法对中国草地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AMMRR模拟得到的Σθ和r与实测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和0.974,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平均误差(R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种传统插值方法。2)AMMRR通过经纬度、海拔高度与气象要素间的多元回归以及残差分析修正,不仅弥补了原始站点不足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海拔落差较大区域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区域,4种方法模拟的效果较一致,其空间格局与真实地理环境相似;但站点稀疏而且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只有AMMRR的模拟结果才能反映出小尺度空间分布中地形的空间分异作用,结果比较理想。3)依据CSCS,中国草地包括除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ⅦA7)的其他41个地带性草地类。从南到北,Σθ减小,依次分布着炎热潮湿雨林类(ⅦF42)-亚热潮湿常绿阔叶林类(ⅥF41)-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ⅣF39);从东向西,r降低,依次分布着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ⅢF38)-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ⅢD24)-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ⅢC17),地带性规律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1] 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探索与插值方法探讨
    孔云峰
    仝文伟
    [J]. 地理研究, 2008, (05) : 1097 - 1108
  • [12] 山东省多年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
    徐超
    吴大千
    张治国
    [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03) : 1 - 5
  • [13] 甘肃省近30年平均降水空间模拟方法的研究
    韩兰英
    陈全功
    张正偲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108 - 112
  • [14] 中国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方法与空间分布
    李军
    游松财
    黄敬峰
    [J]. 生态环境, 2006, (01) : 109 - 114
  • [15]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优化
    封志明
    杨艳昭
    丁晓强
    林忠辉
    [J]. 地理研究, 2004, (03) : 357 - 364
  • [16] 基于GIS的退耕还草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孙娟
    蒋文兰
    陈全功
    秦来寿
    王珈谊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 259 - 263
  • [17]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李新
    程国栋
    卢玲
    [J]. 高原气象, 2003, (06) : 565 - 573
  • [18] 基于DEM的山区气温空间模拟方法
    张洪亮
    倪绍祥
    邓自旺
    谌芸
    查勇
    [J]. 山地学报, 2002, (03) : 360 - 364
  • [19]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分类的探讨
    马红彬
    王宁
    韩丙芳
    李继东
    赵永军
    [J]. 中国草地, 2002, (02) : 2 - 6
  • [20] 中国天然草地的分类
    刘起
    [J]. 四川草原, 1996, (02) :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