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哈6井油砂及沥青砂岩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

被引:9
作者
程斌 [1 ]
王铁冠 [1 ]
常象春 [1 ,2 ]
袁媛 [1 ]
王宁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山东科技大学
[5]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油砂; 沥青砂岩; 抽提物; 石炭系; 志留系; 哈拉哈塘凹陷;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哈6井石炭系油砂及志留系沥青砂岩样品共5件,对其抽提并进行稳定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等分析。石炭系油砂与志留系沥青砂岩抽提物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十分相似;CPI值为0.95~1.06,OEP值为0.94~1.00,姥鲛烷/植烷值为0.34~0.76;C21/C23三环萜烷为0.37~0.47,C29/C30藿烷为0.91~0.97,C35S/C34S藿烷为0.91~1.00,伽马蜡烷/C30藿烷为0.69~0.79,Ts/(Ts+Tm)为0.39~0.43,C27、C28、C29规则甾烷及芴、硫芴、氧芴的相对组成均非常接近。样品抽提物中正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烃与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和UCM鼓包共存。分析认为石炭系与志留系原油源自相同的烃源岩,两者均存在多期充注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Ternary diagram of fluorenes, dibenzothiophenes and dibenzofurans: Indicating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crude oil source rocks[J] . Meijun Li,Tieguan Wang,Ningning Zhong,Weibiao Zhang,Akbar Sadik,Hongbo Li.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 . 2013 (4)
[12]  
Petroleum geochemistry of oil and gas from Barbados: Implications for distribution of Cretaceous source rocks and regional petroleum prospectivity[J] . Ronald J. Hill,Christopher J. Schenk.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5 (8)
[13]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破坏烃量定量研究[J]. 姜振学,庞雄奇,刘洛夫,王显东,张俊,李宏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14]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层序分析与储集层评价 [J].
吴因业 ;
孙龙德 ;
顾家裕 ;
侯宇安 ;
舒红 ;
牛新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13-24
[15]   塔中地区志留系砂岩中孔隙游离烃和包裹体烃对比研究及油源分析 [J].
朱东亚 ;
金之钧 ;
胡文瑄 ;
张学丰 ;
姚素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1) :25-34
[16]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和储层特征及综合分析 [J].
顾家裕 ;
张兴阳 ;
郭彬程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285-294
[17]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王显东 ;
张俊 ;
李宏义 .
地质学报, 2006, (03) :418-423
[18]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分布特征与石油地质意义[J]. 张俊,庞雄奇,刘洛夫,姜振学,刘运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19]   塔里木中部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J].
朱筱敏 ;
张强 ;
赵澄林 ;
吕雪雁 .
地质科学, 2004, (01) :27-35
[2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构造及沥青砂岩的特征 [J].
刘洛夫 ;
赵建章 ;
张水昌 ;
方家虎 ;
肖中尧 .
石油学报, 2001, (06) :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