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工程背景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探究

被引:21
作者
刘云 [1 ,2 ]
桂秉修 [2 ]
马志云 [2 ]
张孟亚 [1 ]
王小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国家重大工程; 中国高铁; 颠覆性创新; 创新模式; 作用要素;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9.10.016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文章将以中国高铁工程为例,分析国家重大工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首先从前人对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的研究出发,进行系统性回溯并总结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同时从中国几类典型国家重大工程的历史发展分析,总结国家重大工程的内涵;基于二者内涵的认识,构建国家重大工程颠覆性创新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技术创新水平-时间维度、市场规模-时间维度、产业分工维度分析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关键爆发点的角度分析高铁发展要素的作用机理,构建中国高铁颠覆性创新的"三三三"模式,并从创新特点、适用范围、创新条件视角分析高铁模式;最后总结全文并从普适性角度分析本文的研究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864 / 18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国外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浅析 [J].
王安 ;
孙棕檀 ;
沈艳波 ;
徐源 .
中国工程科学, 2017, 19 (05) :79-84
[2]   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研究综述 [J].
刘秋艳 ;
吴新年 .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 (07) :127-136
[4]   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迹及早期识别——以智能手机等技术为例 [J].
苏敬勤 ;
刘建华 ;
王智琦 ;
陈悦 ;
姜照华 .
科研管理, 2016, 37 (03) :13-20
[5]   美国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预研模式、管理与文化——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例 [J].
贾珍珍 ;
曾华锋 ;
刘戟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 32 (01) :41-45
[6]   中国高铁破坏性创新路径探析 [J].
冯灵 ;
余翔 .
科研管理, 2015, 36 (10) :77-84
[7]   关于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的探索 [J].
黄鲁成 ;
成雨 ;
吴菲菲 ;
苗红 ;
李欣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5) :654-664
[8]   颠覆性创新的价值系统分析——以广东省LED照明行业为例 [J].
王俊娜 ;
李纪珍 ;
禇文博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4) :614-621
[9]   渐进性创新或颠覆性创新: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综述 [J].
张春辉 ;
陈继祥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23 (03) :88-96
[10]   颠覆性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 [J].
王家宝 ;
陈继祥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4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