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视角下的中印边界争端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会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威慑; 中印关系; 边界争端;
D O I
10.16608/j.cnki.nyyj.2011.03.005
中图分类号
D822.33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印边界争端逐步演化为冲突之前,中国试图通过武力威慑慑止印度,但并未奏效。本文认为,从威慑角度来看,其中的关键是印度情报系统的印度情报局对中国威慑信号产生了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有两个根源:客观无意识认知偏差和主观有意识认知偏差。这两种认知偏差使情报系统未能正确评估中国释放的威慑信号,未能向尼赫鲁政府提供正确的战略军事判断,导致印度错误地发动了对华战争。由此可见,加强军事交流,增进军事互信,才可以避免军事误解和误判,实现中印边界的和平与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   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分析框架 [J].
马荣久 ;
牛军 .
南亚研究, 2010, (02) :10-20
[3]   博弈论视角下的中印边界争端(1949—1962年) [J].
马勇 ;
许娟 .
青海社会科学, 2010, (02) :138-142
[4]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与美国对印度的关系[J]. 康遍霞.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0 (01)
[5]   军事威逼博弈分析 [J].
向钢华 ;
王永县 .
运筹与管理, 2010, 19 (01) :5-8
[6]   边界功能视角的中印边界争端研究 [J].
邱美荣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12) :23-32+3
[7]   难以弥合的裂痕——苏联对中印冲突的立场及中苏分歧公开化(1959—1960) [J].
沈志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4 (06) :5-27+158
[8]   国际政治中的强制:定义、分类及分析模式 [J].
胡欣 .
国际政治研究, 2008, (02) :85-96
[10]   危机外交中的国内政治因素——以中印危机(1959~1962)为例 [J].
邱美荣 .
国际观察, 2007, (04)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