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雾天能见度预报

被引:11
作者
管琴 [1 ]
李青平 [1 ]
黄铃光 [2 ]
李杰 [3 ]
机构
[1] 黄南州气象局
[2] 福建省气象台
[3] 四川省气象台
关键词
能见度; 相对湿度; 液态水含量; 逆温; 风速; 空气污染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7 [能见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山西省2009年发生的几场典型雾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2 m温度比观测值偏低-2℃左右,相对湿度模拟结果比观测值偏大15%左右,10 m的模拟风速比观测值偏大0—2 m·s-1。山西省雾的预报指标为20 m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0.13 g·kg-1而小于0.60 g·kg-1、20—1500 m高度大气层存在逆温层、地面风速小于4 m·s-1。利用太原测站日平均能见度、日平均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污染指数进行拟合建立太原能见度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订正MM5、CAPPS模式预报误差,给出订正后的能见度预报方程并以两次实例对区域及太原雾天能见度预报表明,该能见度预报模型有一定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丹东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J].
赵胡笳 ;
马雁军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6) :7-13
[2]   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陈锋立 ;
王春明 ;
王洋 ;
任思衡 ;
彭军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1, 34 (02) :31-38
[3]   池州市大雾特征分析及预警服务系统 [J].
齐建华 ;
杨春雷 ;
阮玲 ;
张任清 ;
房厚林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1) :11210-11213
[4]   雾对我国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J].
赵慧霞 ;
王维国 ;
李泽椿 ;
王月冬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2) :58-62
[5]   南京冬季一次浓雾过程的微物理特征 [J].
鲍磊 ;
杨军 ;
王巍巍 ;
刘端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8) :3700-3701+3704
[6]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马学款 ;
蔡芗宁 ;
杨贵名 ;
刘还珠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95-803
[7]   重庆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叶堤 ;
蒋昌潭 ;
王飞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6) :6-10
[8]   广州地区冬季一次大雾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J].
樊琦 ;
吴兑 ;
范绍佳 ;
蒙伟光 ;
李江南 ;
邓雪娇 ;
王安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83-86
[9]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能见度预报方法 [J].
张德山 ;
魏建明 ;
陈廷良 ;
全红月 .
气象科技, 2002, (06) :358-361
[10]   山西省雾的分析和预报 [J].
杨小萍 ;
骆丽楠 ;
张宏雨 ;
李清华 ;
张峥嵘 .
山西气象, 2001, (03)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