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粒多小穗小麦品种选育的理论探讨

被引:7
作者
唐永金
邢国风
刘碧贵
项守明
机构
[1] 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2] 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绵阳
[3] 绵阳
关键词
小麦; 多粒多小穗; 选育; 探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单穗重是四川小麦产量的限制因素,四川生态条件有利于小麦单穗重的形成,尤其是有利于小穗、小花的分化发育.因此,四川小麦育种应把提高单穗重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提高单出重主要靠增加穗粒数,而增加穗粒数又主要走增加小穗数的途径.并对育种上选育多小穗品种的可能性和四川多粒多小穗品种选育的主要成就作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几个茎叶穗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 [J].
庞启华,李生荣,罗传浩,张超英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3) :22-26
[2]   小麦穗部维管束联络关系分析 [J].
居春霞,彭永欣,郭文善,封超年,严六零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3) :15-20
[3]   普通小麦主要性状的双交效应分析 [J].
王福亭 ;
崔党群 ;
郑天存 ;
李新平 .
作物学报, 1994, (04) :432-438
[4]   小麦产量潜力及其育种途径述评 [J].
吴兆苏 .
作物杂志 , 1994, (01) :3-4
[5]   试论四川小麦的源库关系及其利用 [J].
唐永金 .
耕作与栽培, 1989,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