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控制型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及其特征

被引:43
作者
张光学 [1 ]
祝有海 [2 ]
梁金强 [1 ]
吴时国 [3 ]
杨木壮 [4 ]
沙志彬 [1 ]
机构
[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活动; 大陆边缘; 构造控制; 成藏机制; 中国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4 [石油和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构造环境是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增生楔、断裂体系、褶皱、(泥)底辟、滑塌等特殊构造体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地质载体。通过对这些特殊构造体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结合流体活动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总结出陆缘地区有增生楔型、盆缘斜坡型、埋藏背斜型、断褶型、滑塌型及底辟型等六类构造控制型水合物矿藏。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印澳板块的交汇处,早期为活动陆缘,晚期演化为被动陆缘,其构造活动具有早期张裂、后期挤压的特点,这既不同于被动陆缘,也有别于活动陆缘,可视为“复合型”大陆边缘,兼具了“被动陆缘沉积速率高、活动陆缘构造活跃”的优点,从而形成了“增生楔型、断褶型、底辟型、滑塌型、盆缘斜坡型”等多种构造控制型水合物矿藏,是“复合型”大陆边缘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的典型代表。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海与泥底辟构造有关的天然气水合物初探 [J].
赵汗青 ;
吴时国 ;
徐宁 ;
王秀娟 ;
张光学 .
现代地质, 2006, (01) :115-122
[2]   底辟构造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关系 [J].
沙志彬 ;
王宏斌 ;
张光学 ;
杨木壮 ;
梁金强 .
地学前缘, 2005, (03) :283-288
[3]   南海陆坡中新世以来沉积物特性与气体水合物分布初探 [J].
苏新 ;
陈芳 ;
于兴河 ;
黄永样 .
现代地质, 2005, (01) :1-13
[4]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研究——中国南海HD152测线应用实例 [J].
刘学伟 ;
李敏锋 ;
张聿文 ;
张光学 ;
吴能友 ;
黄永样 ;
王宏斌 .
现代地质, 2005, (01) :33-38
[5]   南海北部海区海底沉积物中孔隙水的Cl-和SO42-浓度异常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意义 [J].
蒋少涌 ;
杨涛 ;
薛紫晨 ;
杨竞红 ;
凌洪飞 ;
吴能友 ;
黄永样 ;
刘坚 ;
陈道华 .
现代地质, 2005, (01) :45-54
[6]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J].
王宏斌 ;
张光学 ;
杨木壮 ;
梁金强 ;
梁劲 ;
钟广见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1) :81-86
[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远景 [J].
张光学 ;
黄永样 ;
祝有海 ;
吴必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75-81
[8]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 [J].
祝有海 ;
张光学 ;
卢振权 ;
陈邦彦 ;
吴必豪 .
石油学报, 2001, (05) :6-10+7
[9]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学[M]. 海洋出版社 , 张光学等主编, 2003
[10]  
BSR s and associated reflections as an ind i-cator of gas hydrate and free gas accumu lation:an example of ac-cretionary prism and forearc basin system along the NankaiTrough,off central Japan. Baba K,Yamada Y. Resource Geology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