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被引:15
作者
殷忠勇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体系; “四个自信”; 新文科;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200121.005
中图分类号
C12 [];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标准和评价实施上仍没有走出悖谬的困境,因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其任务是: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和安心学术的学术环境、创制客观公正地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质量的指标要素体系、打造若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权威机构和知名品牌、推动建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报告制度及其资源传播服务体系;其特征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群众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价值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具体建构策略上应做到:在评价范围上坚持综评与单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坚持学术和学科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坚持评文与评刊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坚持技评与人评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最终建构一个以中国实际为前提、以中国特色为关键,兼顾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结构丰富、形式多元、内涵包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7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J].
谢伏瞻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5) :4-22+204
[3]   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J].
刘曙光 .
江苏社会科学, 2019, (01) :28-40+257
[5]  
正视“以刊论文”带来的严重后果[N]. 樊秀娣.中国科学报. 2019 (001)
[6]  
学术上的巨大转型:人文社会科学40年回顾[N]. 王学典.中华读书报. 2019 (005)
[7]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走出论文评价体系?[N]. 孙建军.新华日报. 2015 (018)
[8]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04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