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主义与中国学派

被引:30
作者
高尚涛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关系主义; 关系理性; 共在关系; 国际政治; 中国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尽管取得了广泛的成就,但仍有一些重要领域没有深入开拓,这些领域恰好与"关系主义"有关,可以与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关系性"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学派的分析框架。中国关系主义假定关系性是本体性的和结构化的,在认识上具有经验主义、整体主义和规范主义三个基本倾向。从逻辑方式上看,关系主义坚持关系理性,强调主动创造最优共在关系并在共在关系中界定和实现最大可及利益,而儒家的仁义策略成为实践关系理性的可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关系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假定国际体系结构为内含国家的主权共在关系结构,国家坚持关系理性践行仁义,推动最优主权共在关系的出现和最大可及利益的实现。关系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将国家面临的问题理解为在主权共在关系结构中的相互作用问题,并可能围绕主权共在关系结构的构建及其对国家和国家行为的影响提出自己的核心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38+159 +159-160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21] 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M].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玛莎·费丽莫(MarthaFinnemore)著, 2001
  • [22]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