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对谷子农艺性状效应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田伯红
王建广
李雅静
张立新
黄素芳
机构
[1] 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谷子; 空间诱变; 农艺性状; 新种质;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8.03.012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对8个谷子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种植观察发现,空间诱变对于一些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拔节后植株生长势强。诱变处理可明显增加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而且正向变异较多,株高降低,穗长和单株产量增加。诱变处理植株生育期多倾向晚熟,但仍有一定频率的早熟变异出现。诱变处理群体平均千粒重与对照相近,但出现一批千粒重超过3.4g的大粒变异类型。经过选择获得一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抗病、抗旱的大粒谷子新种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诱发谷子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基因型对空间诱变的响应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麦航天诱变育种效果研究 [J].
程西永 ;
许海霞 ;
董中东 ;
宋培菊 ;
马青荣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598-601
[2]   我国小麦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思考 [J].
白斌 .
甘肃农业科技, 2007, (04) :22-24
[3]   作物航天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刘录祥 ;
赵林姝 ;
郭会君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2) :26-29
[4]   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J].
潘光辉 ;
尹贤贵 ;
杨琦凤 ;
张赞 .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6) :853-857
[5]   空间诱变创造高粱新种质研究 [J].
刘自华 ;
龚振平 ;
刘振兴 ;
侯伯生 ;
薛晶 ;
解文强 ;
麻翠丽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3) :280-285
[6]   高粱航天诱变后代的观察与分析 [J].
王呈祥 ;
白志良 ;
王良群 ;
杨伟 ;
刘勇 .
山西农业科学, 2005, (01) :19-21
[7]   空间诱变选育小麦新品系的研究 [J].
王广金 ;
闫文义 ;
孙岩 ;
黄景华 ;
刁艳玲 ;
邓双丽 ;
高淑梅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4) :1-4
[8]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对草地早熟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韩蕾 ;
孙振元 ;
钱永强 ;
彭镇华 .
草业科学, 2004, (05) :17-19
[9]   水稻空间技术育种的研究 [J].
李源祥 ;
华育坚 ;
周活良 ;
车新明 ;
李金国 ;
蒋兴村 ;
刘汉东 .
遗传, 2002, (04) :434-438
[10]   空间诱变高粱突变体的研究 [J].
赵玉锦 ;
赵琦 ;
白志良 ;
王呈祥 ;
李占录 ;
崔庆玲 .
植物学通报, 2001, (01) :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