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轮钻头的岩屑破碎机理及可钻性的分形法

被引:10
作者
闫铁 [1 ]
李玮 [1 ]
李士斌 [1 ]
张方玉 [2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2] 吉林石油集团钻井二公司
关键词
牙轮钻头; 岩石可钻性; 分形维数; 破碎机理; 等破碎概率;
D O I
10.13639/j.odpt.2007.02.009
中图分类号
TE21 [钻井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2001 ;
摘要
为满足优质高速钻井的要求,需要对岩石可钻性做出快捷、精确的判断。利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钻井过程中牙轮钻头的破岩机理以及岩屑的等破碎概率问题;依据Bond裂纹学说,提出了一种以井底返出的岩屑为对象的岩石可钻性测试方法,并建立了岩石可钻性极值和岩屑分形维数的关系模型。室内实验表明:微钻头岩石可钻性级值与破碎岩屑分形维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由此制定了一个基于岩屑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表示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指标。经现场检验,分形法确定岩石可钻性级值具有较高的精度。这表明钻井过程中上返岩屑的分形维数能反映岩石可钻性程度,可以用分形维数衡量岩石可钻性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119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岩石可钻性分形法的可行性分析 [J].
李士斌 ;
李玮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24-26+146
[2]   地层岩石可钻性的分形表示方法 [J].
李士斌 ;
闫铁 ;
李玮 .
石油学报, 2006, (01) :124-127
[3]   岩石力学性质及可钻性分级研究 [J].
修宪民 ;
杨弘 .
云南地质, 2001, (03) :323-330
[4]   岩石可钻性表示方法探讨 [J].
张厚美 ;
薛佑刚 .
钻采工艺, 1999, (01) :18-21
[5]   岩石破碎块度特性及计算方法 [J].
齐金铎 .
中国矿业, 1995, (01) :34-37
[6]   岩石块度分布的分形性质及细观结构效应 [J].
高峰,谢和平,赵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4, (03) :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