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退化芦苇湿地恢复模式

被引:17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刘兴土
孙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盐碱湿地; 芦苇湿地; 退化; 生态恢复;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讨松嫩平原退化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生态恢复模式,2001~2008年,在吉林省西部牛心套堡退化的芦苇湿地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苇田面积100hm2,以工程措施恢复湿地与河流的水力联系,改造苇田基底,完善灌排水系统;通过鱼虾自然增殖与人工放流、芦苇培育等生物措施,恢复苇田生物群落;采用农艺措施与水资源管理技术,恢复苇田的水文过程和生境。至2008年,苇田水环境盐度和碱度分别下降了92.21%和90.96%,平均每年下降30.55%和29.06%;苇田地表0~20cm土体脱盐率59.70%,平均每年下降14.06%;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5.37%,平均每年增加34.53%;芦苇产量增加697.6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过程导向策略,恢复与重建因水文过程功能丧失而导致退化的芦苇湿地,综合应用工程、生物、农艺及水资源优化管理等措施,可促进苇田生物与生境的恢复,再建水文、生物等重要生态过程和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对松嫩平原退化盐碱芦苇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参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武汉月湖湿地的管理与生态恢复 [J].
李文杰 .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8, (01) :36-39
[2]   淀山湖鱼类多样性分析 [J].
孙菁煜 ;
戴小杰 ;
朱江峰 ;
季伟彬 ;
田芝清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7, (05) :454-459
[3]   南京新济洲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J].
王保忠 ;
计家荣 ;
骆林川 ;
王彩霞 ;
但新球 ;
何平 ;
时训华 ;
董国政 .
湿地科学, 2006, (03) :210-218
[4]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恢复 [J].
唐娜 ;
崔保山 ;
赵欣胜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16-2624
[5]   吉林省西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J].
陈铭 ;
张树清 ;
傅晓阳 ;
王志强 ;
王丹丹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21-24
[6]   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恢复——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 [J].
赵生才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701-704
[7]   大庆油田开发区湿地恢复与保护示范工程 [J].
王继富 ;
刘兴土 ;
李万海 ;
潘淑英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3) :97-99
[8]   黑龙江省的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J].
孙法德 ;
王勇 ;
石义强 ;
尹喜霖 ;
郑春晓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44-45
[9]   松嫩平原大安古河道湿地的恢复与重建 [J].
罗新正 ;
朱坦 ;
孙广友 .
生态学报, 2003, (02) :244-250
[10]   略论芦苇资源在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杨友 ;
周玉兰 .
吉林林业科技, 2002, (04) :3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