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豆光谱特征判定地下封存CO2泄漏

被引:6
作者
蒋金豹 [1 ]
Michael D Steven [2 ]
何汝艳 [1 ]
蔡庆空 [1 ]
陈云浩 [3 ]
徐谨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测学院
[2] School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叶绿素; 模型; CO2泄漏胁迫; 大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碳捕捉与储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可以减少CO2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但把CO2液化后进行地质封存具有泄漏的风险,如何大面积、快速、高效地监测CO2泄漏点是一个技术难题。该文通过野外模拟试验,以大豆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地下储存的CO2轻微泄漏对地表植被及其遥感特征的影响。大豆在2008年6月4日播种,自7月4日开始CO2气体以1L/min的速度持续注入土壤中,每天测量土壤中CO2体积分数(土壤中CO2气体占土壤中总气体体积含量的百分比)、每周测量1次大豆叶片的SPAD值、光谱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CO2体积分数小于15%时,对照(CK)与CO2泄漏胁迫大豆SPAD值无显著性差异(P>0.1),当土壤中CO2体积分数大于等于15%时,CK与CO2泄漏胁迫大豆SPAD值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随着胁迫进行大豆会早熟、落叶,甚至枯死。利用连续统去除法对大豆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随着土壤中CO2体积分数的增大,在绿光区的光谱反射率逐渐增大,而其他波段则无明显变化规律。根据CO2泄漏胁迫下大豆的光谱变化特征,设计采用面积植被指数Area(510~590nm)(510~590nm光谱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识别遭受CO2泄漏胁迫的大豆。结果表明,当土壤中CO2体积分数大于等于15%时,Area(510~590nm)指数可以较好地识别出遭受胁迫的大豆,且具有较高的可区分性及稳定性,但当土壤中CO2体积分数小于15%时,该指数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法准确识别出遭受胁迫的大豆。该研究结果对未来地表生态评估、高光谱遥感监测CO2泄漏点具有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不同病害胁迫下大豆的光谱特征及识别研究[J]. 蒋金豹,李一凡,郭海强,刘益青,陈云浩.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10)
[2]  
地下储存CO2泄漏胁迫下地表植被光谱变化特征及识别研究[J]. 陈云浩,蒋金豹,Michael D Steven,宫阿都,李一凡.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7)
[3]   基于波段选择的MODIS全国土地覆盖分类 [J].
赵德刚 ;
占玉林 ;
刘翔 ;
刘成林 ;
庄大方 .
国土资源遥感, 2010, (03) :108-113
[4]  
利用高光谱红边与黄边位置距离识别小麦条锈病[J]. 蒋金豹,陈云浩,黄文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06)
[5]   水稻锌污染胁迫的光谱奇异性分析 [J].
刘美玲 ;
刘湘南 ;
李婷 ;
修丽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191-197
[6]   水稻镉污染胁迫遥感诊断方法与试验 [J].
关丽 ;
刘湘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168-173
[7]   不同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的研究 [J].
谭昌伟 ;
郭文善 ;
朱新开 ;
李春燕 ;
王纪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9) :131-135+313
[8]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高光谱特征和生理生态响应 [J].
谷艳芳 ;
丁圣彦 ;
陈海生 ;
高志英 ;
邢倩 .
生态学报, 2008, (06) :2690-2697
[9]   冬小麦条锈病单叶光谱特性及严重度反演 [J].
黄木易 ;
黄文江 ;
刘良云 ;
黄义德 ;
王纪华 ;
赵春江 ;
万安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76-180
[10]   冬小麦条锈病的光谱特征及遥感监测 [J].
黄木易 ;
王纪华 ;
黄文江 ;
黄义德 ;
赵春江 ;
万安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6)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