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还是“方法论”?——现象学与质性研究的关系辨析

被引:9
作者
叶晓玲
李艺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现象学; 质性研究; 方法; 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对于现象学在质性研究中的地位,是应将其视为质性研究范式中的具体研究方法,还是质性研究的理论渊源,学术界存在争论。但就哲学源头的梳理来看,现象学通过对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全新认识,开创了哲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朝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宗旨更开启了一种新的接近问题的方式,因而其方法论价值远超方法意义。以"方法论"视角思考现象学给予质性研究的启示,可以走出将其仅视为方法所导致的困境,从精神内核上更好地领会和应用现象学;同时,方法论视角帮助我们超越二元论的掣肘,重新认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性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我为什么对质性研究情有独钟.[N].陈向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2]  
Revisiting the Quantitative-Qualitative Debate: Implications for Mixed-Methods Research.[J].Joanna E. M. Sale;Lynne H. Lohfeld;Kevin Brazil.Quality and Quantity.2002, 1
[3]   Recent trends in research: A methodological essay [J].
Powell, RR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1999, 21 (01) :91-119
[4]   教育研究为何转向质性范式——基于方法论选择的分析 [J].
吴佳 ;
吴建兵 ;
葛孝亿 .
教育导刊, 2013, (10) :8-11
[5]   “范式”与“主体”:教育质性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路向 [J].
葛孝亿 .
教育学术月刊, 2012, (03) :52-55
[6]   批判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与行动取向 [J].
菲尔卡尔斯贝肯 ;
任玥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4) :177-186+192
[7]   现象学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J].
王宜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30) :9-11
[8]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J].
陈向明 .
教育研究, 2008, (05) :30-35+67
[9]   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 [J].
朱光明 ;
陈向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01) :70-78+189
[10]   教育研究中量化与质性方法之争的当下语境分析 [J].
阎光才 .
教育研究, 2006, (02)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