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两类[N的V]结构的韵律句法考察

被引:7
作者
王丽娟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汉语; N的V; 韵律; 句法; 名物化;
D O I
10.13724/j.cnki.ctiw.2014.01.011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从韵律和句法两个角度对汉语[N的V]结构进行考察后指出,[N的V]内部应分为[N施的V]和[N受的V]两类。就韵律而言,[N施的V]对V没有严格的韵律限制,单双音节均可出现;而[N受的V]中的V只接受双音形式,单音形式不能出现。就句法而言,[N施的V]是以限定词"的"为核心投射而成的DP,而[N受的V]是以动名词V双为核心投射而成的GP。最后针对学界一直讨论的名物化问题指出,[N施的V]结构与名物化无关,而[N受的V]结构存在动词的"韵律式名物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汉语的标句词“的”及相关的句法问题 [J].
司富珍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02) :35-40
[2]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孟琮等编, 1999
[3]   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 [J].
陆俭明 .
中国语文, 2003, (05) :387-391+479
[4]   中心语理论和汉语的DeP [J].
司富珍 .
当代语言学, 2004, (01) :26-34+93
[5]  
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 王丽娟.北京语言大学 2009
[6]   名物化与向心结构理论新探 [J].
程工 .
现代外语, 1999, (02) :3-5
[7]   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 [J].
詹卫东 .
汉语学习, 1998, (02) :24-28
[8]  
现代汉语名词类的扩大——现代汉语动词和名词分界线的考察[J]. 陈宁萍. 国语文. 1987 (05)
[9]   “N的V”结构中V的性质 [J].
王冬梅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04) :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