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旁格述宾结构的语体鉴定及其语法机制

被引:28
作者
王丽娟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旁格; 述宾结构; 语体鉴定; 语法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提出汉语旁格述宾结构存在两种语体形式:一是"吃食堂"类的口语体形式,二是"收徒北大"类的正式体形式,并从"语法时空"和"交际时空"两个维度对"吃食堂"和"收徒北大"两种形式进行了语体鉴定。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证了两种语体形式的生成机制:就句法机制而言,两种语体形式都源于轻动词促发的核心动词移位;就语体实现机制而言,口语体"吃食堂"为悬差律,而正式体"收徒北大"为平衡律,悬差律表现为"音节+音步"([σ+f])的悬差式韵律组配模式,平衡律表现为"音步+音步"([f+f])的平衡式组配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论单双音节动词带宾的句法差异及其语体特征 [J].
骆健飞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 (01) :14-24
[2]   论汉语内、外轻动词的分布与诠释 [J].
蔡维天 .
语言科学, 2016, 15 (04) :362-376
[4]  
语体语法:“形式-功能对应律”的语言探索[J]. 冯胜利. 当代修辞学. 2012(06)
[5]   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 [J].
冯胜利 .
当代修辞学, 2010, (01) :25-36
[6]   汉语非核心论元允准结构初探 [J].
孙天琦 ;
李亚非 .
中国语文, 2010, (01) :21-33+95
[7]   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 [J].
孙天琦 .
汉语学习, 2009, (03) :70-77
[8]   “写毛笔”与韵律促发的动词并入 [J].
冯胜利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00, (01) :25-31
[9]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J].
郭继懋 .
中国语文, 1999, (05) :337-346
[10]   汉语里宾语代入现象之观察 [J].
邢福义 .
世界汉语教学, 1991, (02) :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