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耕地非农化及其驱动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郇红艳 [1 ,2 ]
孙君 [1 ,3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
[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驱动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中部地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1.023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199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统计数据,分析了阜阳市耕地资源时序变化特点,并运用广义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阜阳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是耕地非农化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与耕地非农化相对变化速率存在高度关联性,经济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源自经济发展自身内在的驱动力。政府利益推动、投资热、房地产热、经济外向度提高这些导致许多大城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对阜阳市的驱动作用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沿海城市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J].
唐丽娟 ;
雷磊 ;
曹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09) :4725-4728
[2]   大中城市周边农地非农化进程驱动机制分析——基于中国13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 [J].
周京奎 ;
王岳龙 .
经济评论, 2010, (02) :24-34
[3]   农地城市流转与城市化、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湖北省1980年至2003年为例 [J].
高魏 ;
闵捷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10, 32 (03) :564-572
[4]   城乡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的关系研究——基于耕地库兹涅茨曲线扩展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 [J].
王雨濛 ;
吴娟 ;
张安录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1) :214-217+221
[6]   常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机制及政策绩效分析 [J].
陈会广 ;
崔娟 ;
陈江龙 .
资源科学, 2009, 31 (05) :807-815
[7]   略论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 [J].
胡建民 ;
石忆邵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4) :588-592
[8]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Kuznets曲线验证——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李永乐 ;
吴群 .
资源科学, 2008, (05) :667-672
[9]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陈利根 ;
龙开胜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10
[10]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J].
郑海霞 ;
童菊儿 ;
郑朝洪 ;
徐扬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4) :43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