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耕地非农化及其驱动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安徽省阜阳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郇红艳 [1 ,2 ]
孙君 [1 ,3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
[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驱动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中部地区;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1.023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1995—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统计数据,分析了阜阳市耕地资源时序变化特点,并运用广义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阜阳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是耕地非农化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与耕地非农化相对变化速率存在高度关联性,经济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源自经济发展自身内在的驱动力。政府利益推动、投资热、房地产热、经济外向度提高这些导致许多大城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因素对阜阳市的驱动作用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12]  
灰色系统.[M].邓聚龙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13]   大都市边缘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动力机制——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 [J].
唐常春 ;
陈烈 ;
魏成 .
资源科学, 2006, (05) :43-49
[1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耕地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广西江州和江苏吴江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资源科学, 2006, (05) :50-56
[15]   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03-107
[16]   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 [J].
谭荣 ;
曲福田 ;
郭忠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77-281
[17]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徐宪立 ;
蔡玉梅 ;
张科利 ;
郑伟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75-79
[18]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J].
曲福田 ;
陈江龙 ;
陈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31-241
[19]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J].
曲福田 ;
吴丽梅 .
资源科学, 2004, (05) :61-67
[20]   闽台耕地非农化及关联因子的比较研究 [J].
韦素琼 ;
陈健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568-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