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云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74
作者
刘巍 [1 ,2 ]
曹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长白山; 云冷杉林;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274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TWINSPAN将23块长白山云冷杉林样方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以此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长白山云冷杉林群落12种主要乔木、13种主要灌木和18种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臭冷杉、鱼鳞云杉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它们是该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灌木层中,瘤枝卫矛与几种槭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粗茎鳞毛蕨、山酢浆草、二叶舞鹤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表明它们广布于云冷杉林郁闭的林冠下,对环境适应能力强。(2)生态位宽的种群可能产生较小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较窄的种群间也会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主要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资源的需求。(3)从生态位重叠分布格局来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普遍,但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表明群落内因利用相同资源或占有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对环境资源的共享比较充分,长白山云冷杉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766 / 17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青海云杉群落植物种群生态位初步研究 [J].
丁国民 ;
杨全生 ;
刘建泉 .
防护林科技, 2010, (01) :1-3+22
[2]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林优势种群生态位 [J].
胡正华 ;
钱海源 ;
于明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670-3677
[3]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木本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J].
谢强 ;
覃干超 ;
黄家林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81-87
[4]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J].
徐治国 ;
何岩 ;
闫百兴 ;
宋长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783-787
[5]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J].
史小华 ;
许晓波 ;
张文辉 .
植物研究, 2007, (03) :345-349
[6]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J].
史作民 ;
程瑞梅 ;
刘世荣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3) :10-14
[7]   武夷山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J].
黄世国 ;
林思祖 ;
林云珠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2) :149-152
[8]   杉阔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J].
林思祖 ;
黄世国 ;
洪伟 ;
黄宝龙 ;
俞新妥 .
生态学报, 2002, (06) :962-968
[9]  
长白山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及群落结构的研究. 李文华,邓坤枚,邵彬,等.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1994
[10]  
The structure of lizard communities. Pianka,ER.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