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教育学的西化气质与出路

被引:7
作者
范涌峰
廖其发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西化气质; 本土化; 教育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但是由于全球化对本土教育研究的冲击、中国教育学的失范、教育研究者自身学养的缺失等多方面原因,加上单一、量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评价机制的催生,中国教育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并呈现出显著的"西化"气质。为此,在中国教育实践空间中创建本土的教育学派是改变教育学西化图景的根本出路,同时,应该提升教育研究者的学术素养,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评价与管理体制,从而完善中国教育学体系,塑造中国教育学的中国气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学院派教育研究者的生存困境与出路 [J].
范涌峰 .
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5) :41-44
[2]   论学院化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兼论教育学者的学术使命 [J].
孙元涛 ;
杨昌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13) :5-8
[3]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J].
叶澜 .
教育研究, 2004, (07) :3-17
[4]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 [J].
吴康宁 .
教育研究, 2004, (05) :19-23
[5]   论中国教育学学派创生的意义及其基本路径 [J].
李政涛 .
教育研究, 2004, (01) :6-10
[6]   “迷失”的教育话语 [J].
陈荟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05) :19-21
[7]  
全球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苏国勋, 2006
[8]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石中英著, 1999